非常感谢大家对秦朝武将阵容搭配大全问题集合的关注和提问。我会以全面和系统的方式回答每个问题,并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思路。
一、历代国君(称号/名字/统治时间/在位时间)
1、
2、
3、
4、
5、
6、
二、文臣武将
1、百里奚
百里奚(?—前621年),姜姓,百里氏,名奚,字子明,春秋虞国(今山西省平陆县北)人。
原虞国大夫,后入秦做大夫,为秦穆公时贤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又称“五羖大夫”,是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从市井之中换回的一代名相。
晋献公借道伐虢灭了虞国,俘获百里奚之后,用他做秦穆公夫人出嫁时陪嫁的奴隶送到秦国。百里奚逃离秦国,流落在楚国宛邑。后来秦穆公听说他贤明,用五张黑羊皮赎出百里奚,百里奚遂为秦大夫。
在主持秦国国政期间,百里奚“谋无不当,举必有功”,辅佐秦穆公倡导文明教化,实行“重施于民”的政策,让人民得到更多的好处,并内修国政,外图霸业,开地千里,称霸西戎,统一了今甘肃、宁夏等地区,开始了秦国的崛起。
这一时期,秦孝公称之为“甚光美”的时代。史载百里奚“三置晋国之君”,“救荆州之祸”,“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使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为秦国最终统一中国奠定了牢固基础。
2、蹇叔
蹇叔(约前690年—前610年),居宋国铚邑(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经百里奚引荐入秦,任秦穆公上大夫、右相,为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曾在齐收留过百里奚,后随百里奚入秦辅佐秦穆公。公元前628年,秦穆公欲袭郑,他加以谏阻,认为长途偷袭,军易疲劳,郑亦会有备,穆公不听,仍派孟明视东征。
时其子亦在军中,他泣送其子,断言秦军定在崤山为晋所败。结果,秦军至滑(今河南偃师东南),知郑已有防备,返途到崤山(今河南省洛宁县东宋乡王岭村交战沟)被晋军所伏击,全军覆没,主帅孟明视等被俘,穆公深悔不听其言。
3、商鞅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顿丘(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
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
经济上,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军事上,统率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赐予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史称为商鞅。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后,商鞅被公子虔指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尸身车裂,全族被杀。
4、张仪
张仪(?-前309年),姬姓,张氏,名仪,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县王显乡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早年入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出山之后,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得到秦惠王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受封为武信君。
公元前310年,秦惠王死后,秦武王继位。张仪失去宠信,出逃魏国,担任相国,次年去世。?
5、樗里疾
樗里疾(?―前300年),又称樗里子、严君疾,嬴姓,赵氏,名疾,战国时期秦国宗室将领,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其母为韩国人。
能说会道,足智多谋,绰号“智囊”,擅长外交、军事。辅佐秦惠文王,拜为右更,攻取魏国曲沃、赵国蔺邑和楚国汉中,攻城略地,封于蜀郡严道县(今四川省荥经县严道镇),号严君。
秦武王即位后,驱逐张仪和魏章,任命战功卓著的樗里子为右丞相,精通韬略的甘茂为左丞相。二人相得益彰,推动大规模对外战争,扩张秦国版图,为后来秦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根基。
秦昭襄王元年,拜为丞相,主持朝政和宗族事务。七年(前300年),去世,葬于渭水南岸章台之东,后世堪舆家尊之为“樗里先师”。著有作品《青鸟经》,传于世。
百度百科——秦国十一功臣
百度百科——秦国君主
秦国武将有多少位?一一列出来
秦国武将:樗里疾、甘茂、桓齮、司马错、王翦及子王贲、孙王离、尉缭、魏冉、白起、蒙骜及子蒙武、孙蒙恬、李信、章邯。
秦国名将排列:
白起、王翦、司马错、蒙恬、王龁、蒙骜、王贲、李信、蒙武、章邯。
白起: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眉县)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将领、军事家。著名的坑杀40万降卒就是白起干的。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
司马错:史学家司马迁八世祖,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将领,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
蒙恬: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今山东省蒙阴县)人,秦朝著名将领。
王龁:王龁(?-公元前244年),亦作王齮,号信梁 ,战国末期秦国将领,王龁经历三代秦王,为秦国宿将。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白起为上将军,王龁为副将,大败赵国。所以白起比王龁厉害。
王贲:王贲,生卒年不详,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之子,秦朝著名将领,是秦灭六国战争中的主要将领。
李信:生卒年不详,字有成,槐里(今陕西咸阳兴平东)人,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将领。李信在灭燕国之战中立有大功。
蒙骜:蒙骜,《战国策》作蒙傲 ,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将领。蒙骜历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跟着白起混的,数次率军出征,屡立战功。
蒙武:生卒年不详,名将蒙骜之子,蒙恬与蒙毅之父,战国时期秦国将领。跟着王翦混。
章邯:秦末著名将领,上将军。秦二世时任少府,为秦朝的军事支柱,秦王朝最后一员大将。
秦朝历史上有名的武将有哪些,他们分别有什么功绩
白起:秦国名将,座驾:四驱战车,兵器:戈,经典之战:长平之战
王翦:大秦名将,座驾:四驱战车,兵器:昆吾剑,经典之战:横扫六合
蒙恬:大秦名将,座驾:四驱战车,兵器:戈,成名经典:万里长城
章邯:大秦名将,座驾:五花骢,兵器:龙雀大环刀,经典之战:定陶之战
秦始皇有多少武将
秦始皇手下武将有很多,比如:王翦、蒙恬、章邯、蒙毅、王离等。
1、王翦
王翦(出生和逝世时间不详),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
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西汉司马迁认为王翦作为秦国将领,平定六国,功绩卓著,秦始皇尊其为师,可是他不能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以巩固国家根基,和白起比较可谓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蒙恬
蒙恬(约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秦朝著名将领。蒙恬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
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深得秦始皇的尊宠,当时与其弟蒙毅号称“忠信”。秦统一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
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鄂尔多斯市一带),率军修了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中车府令赵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胡亥即位后,赐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药自杀。
蒙恬曾驻守九郡十余年,威震匈奴,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据传蒙恬曾改良过毛笔,因此也被誉为“笔祖”。他是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3、章邯
章邯(?―公元前205年),秦朝著名将领,上将军。秦二世时任少府,为秦朝的军事支柱,秦王朝最后一员大将。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受命率骊山刑徒及奴产子迎击陈胜起义军周文部。
屡战屡胜。又陆续攻灭义军田臧等部于荥阳直逼陈,迫陈胜遁走。后攻杀反秦武装首领魏咎、田儋、项梁,移师渡河攻赵。巨鹿之战中被项羽击败。
漳纡之战中再次被项羽击败而投降,随项羽入关。项羽分关中之地给秦人章邯、司马欣、董翳,分别为雍王、塞王、翟王,号称“三秦”。
楚汉战争中,章邯在汉王元年(前206)八月,与刘邦军屡战不利,退保废丘(今陕西兴平东南)。汉王二年(前205年)六月,城破自杀。
4、蒙毅
蒙毅(?―前210年),秦朝时期的将军,与兄蒙恬同侍秦始皇。在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中,蒙家三代蒙骜、蒙武、蒙恬与蒙毅为秦国攻城略地,出生入死,夺得了几十座城池。
为秦始皇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蒙毅在内为秦始皇出谋划策,被誉为忠信大臣。蒙毅、蒙恬兄弟二人一文一武,蒙恬管军事在外统兵,蒙毅掌朝政在内辅佐秦始皇,官拜上卿。
蒙毅深受秦始皇的亲近,外出陪秦始皇同乘一车,居内则侍从秦始皇左右。秦二世继位后,蒙毅因遭中车府令赵高的谗言陷害,被秦二世囚禁杀害。
5、王离
王离是秦朝名将王翦之孙,王贲之子,因功受封武城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王政兼并天下之后,建立皇帝名号,称为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秦始皇为了安抚东方百姓,于是东巡到琅邪(今山东胶南),当时王离与其父王贲在随行之中,和丞相王绾、卿士李斯等人在海上参与评议秦始皇的功德。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与秦始皇少子胡亥秘不发丧,伪造秦始皇遗诏,扶持胡亥登基称帝,史称秦二世。
并赐死秦始皇长子扶苏和将军蒙恬,将其兵权移交给时任副将的王离。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由于秦二世实行暴虐昏政,致使陈胜、吴广举兵起义,史称陈胜、吴广起义。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秦二世派王离与章邯等人率军攻打赵国,把赵歇和张耳围困在钜鹿城中。当时有人说:“王离,是秦朝名将。如今他率领强大的秦军攻打刚建立的赵国。
一定能取胜。”一个过客说:“不对。据说做将领的世家第三代必定要打败仗。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家杀的人太多,他家的后代就要承受恶的惩罚。如今王离已是王家的第三代将领。”
不久,楚国上将军项羽率领五万楚军前往援救巨鹿,大破秦军四十万,作为主力的王离部被项羽击溃歼灭,章邯投降,王离被俘。此后再无记载,可能为项羽所杀。
秦始皇的武将排名
秦始皇麾下大将主bai要有五人:蒙恬、蒙武、王翦、王贲、章邯。
1、章邯(?-前205年)
秦末名将。在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之变之后,章邯率秦军击灭周章、田儋、魏咎、邓说、伍逢、蔡赐、陈胜、项梁(项羽的叔父)等。
2、蒙恬(约前250年-前210年)
中国秦朝名将,祖居齐国,祖父蒙骜和父亲蒙武皆为秦国名将。蒙恬北防匈奴多年,威震北方。秦始皇驾崩后,因为支持太子扶苏,被赵高设计处决。
3、蒙武(生卒年月不详)
中国战国时秦国名将。祖居齐国,父蒙骜、子蒙恬及蒙毅皆为秦名将。
公元前224年王翦、蒙武带兵攻击楚国,击破楚军,俘虏楚王负刍,占领了从陈到平舆的广大地区,短暂灭楚。秦始皇到郢、陈一带视察。
4、王翦(生卒年月不详)
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主要战绩: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和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后,接着率领平楚大军南下平定百越。与白起、廉颇、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其曾孙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5、王贲(“贲”音同“奔”,生卒年不详)
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人,秦代将领王翦之子。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秦朝武将阵容搭配大全”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