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谋士阵容搭配表格的今日更新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它涉及到许多方面。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蜀汉谋士阵容搭配表格的最新动态,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
刘备 玄德 161~223 幽州涿郡涿县 蜀汉昭烈帝 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刘禅 公嗣 207~271 幽州涿郡涿县 蜀汉后主魏安乐公
刘永 公寿 幽州涿郡涿县 蜀甘陵王
魏奉车都尉 乡侯 刘备之子
刘禅之弟
刘理 奉孝 ?~224 幽州涿郡涿县 安平王
刘谌 ?~263 幽州涿郡涿县 北地王 刘禅第五子
诸葛亮 孔明 181.4.14~234.8.28 徐州琅邪阳都 丞相 领司隶校尉 益州牧 录尚书事 假节 号:卧龙
武乡侯
庞统 士元 179~214 荆州襄阳 军师中郎将 号:凤雏
追赐关内侯
关羽 云长 162~219 司州河东解良 前将军 假节钺 汉寿亭侯
张飞 翼德 167 ~ 221 幽州涿郡涿县 车骑将军 司隶校尉 假节 西乡侯
阆中牧
赵云 子龙 168 ~229 冀州常山真定 镇军将军 永昌亭侯
马超 孟起 176~222 司州扶风茂陵 骠骑将军 凉州牧 假节 犛乡侯
黄忠 汉升 148~220 荆州南阳 后将军 关内侯
姜维 伯约 202~264 凉州天水 大将军 凉州刺史 假节 平襄侯
魏延 文长 174~234 荆州义阳 征西大将军前军师 凉州刺史 假节 南郑侯
马岱 司州扶风茂陵 平北将军 陈仓侯
关兴 安国 ?~234 并州河东解良 侍中 中监军 汉寿亭侯
张苞 197 ~231 幽州涿郡涿县 西乡侯
关平 178~219 并州河东解县
廖化 元俭 190~264 荆州襄阳中卢 右车骑将军 并州刺史 假节 中乡侯
张翼 伯恭 ?~264 益州犍为武阳 左车骑将军 冀州刺史 假节 都亭侯
王平 子均 ?~248 益州巴西宕渠 镇北大将军前监军 汉中太守 安汉侯
陈到 叔至 ?~230 豫州汝南 征西将军 永安都督 亭侯
吴懿 子远 166~237 兖州陈留 车骑将军 雍州刺史 假节 济阳侯
吴班 元雄 ?~234 兖州陈留 骠骑将军 假节 绵竹侯
李严 正方 ?~234 荆州南阳 中都护 骠骑将军 都乡侯
胡济 伟度 荆州义阳 右骠骑将军 兖州刺史 假节 成阳亭侯
蒋斌 ?~264 荆州零陵湘乡 绥武将军 汉城护军 安阳亭侯
(蒋琬之子)
诸葛瞻 思远 226~263 徐州琅邪阳都 行都护 卫将军 平尚书事 武乡侯
罗宪 令则 218~270 荆州襄阳 冠军将军 西鄂侯 追赠安南将军
马忠 德信 ?~249 益州巴西阆中 镇南大将军 彭乡侯
李恢 德昂 ?~231 建宁俞元 安汉将军 建宁太守 汉兴亭侯
刘敏 荆州零陵泉陵 左护军 扬威将军 云亭侯
邓芝 伯苗 163~251 荆州义阳新野 尚书令 车骑将军 假节 阳武亭侯
(汉司马邓禹之后)
张嶷 伯岐 ?~254 巴西南充国 荡寇将军 关内侯
高翔 右将军 玄乡侯
辅匡 元弼 荆州襄阳 右将军 中乡侯
阎宇 文平 荆州南郡 右大将军
句扶 孝兴 益州巴西汉昌 左将军 宕渠侯
向宠 巨违 ?~240 荆州襄阳宜城 中领军 都亭侯
刘琰 威硕 ?~234 荆州豫州鲁国 卫尉 行中军师 车骑将军 都乡侯
赵统 常山真定 虎贲中郎 督行领军 永昌亭侯
杨戏 文然 ?~261 犍为武阳 护军监军 梓潼太守射声校尉
诸葛乔 伯松 204~228 徐州琅邪阳都 驸马都尉 (诸葛瑾子)
刘邕 南和 荆州义阳 后将军 监军 关内侯
邓方 孔山 ?~222 南郡 安远将军 庲降都督
霍弋 绍先 南郡枝江 南中都督 列侯
李球 ?~263 建宁俞元 羽林右部督
赵累 ?~219 都督
黄权 公衡 ?~240 巴西阆中 蜀镇北将军 魏车骑将军 仪同三司 育阳侯
傅佥 ?~263 荆州义阳 关中都督
刘封 192~220 荆州长沙 副军将军
霍峻 仲邈 177~217 南郡枝江 梓潼太守 裨将军
冯习 休元 南郡 领军
张南 文进
刘巴 子初 182~222 零陵烝阳 尚书令
吕乂 季阳 ?~251 荆州南阳 尚书令
黄崇 ?~263 巴西阆中 尚书郎
张遵 ?~263 幽州涿郡 尚书
陈式 ?~231 巴西安汉 将军
严颜 ?~219 巴郡临江 太守 宾客
蒋琬 公琰 ?~246 零陵湘乡 行都护 领益州刺史 大将军 录尚书事 假节 安阳亭侯
费祎 文伟 ?~253 江夏鄳县 大将军 录尚书事
领益州刺史 成乡侯
董厥 龚袭 荆州义阳 相国参军 散骑常侍 南乡侯
陈祗 奉宗 ?~258 豫州汝南 镇军将军 侍中 尚书令 列侯
李福 孙德 梓潼涪县 前监军 大将军司马 平阳亭侯
法正 孝直 175~220 司州扶风郿县 尚书令 护军将军
宗预 德艳 ?~264 荆州南阳安众 镇军大将军 兖州刺史 关内侯
向朗 巨达 ?~247 荆州襄阳宜城 左将军 长史 显明亭侯
王连 文仪 荆州南阳 屯骑校尉 丞相长史 平阳亭侯
费观 宾伯 江夏鄳县 振威将军 都亭侯
孙乾 公佑 北海营陵 秉忠将军
简雍 宪和 涿郡 昭德将军
糜竺 子仲 东海郡朐县 安汉将军
来敏 敬达 165~261 荆州义阳新野 执慎将军
伊籍 机伯 兖州山阳郡 昭文将军
左将军从事中郎
杨洪 季休 ?~228 益州犍为武阳 蜀郡太守 越骑校尉 关内侯
张裔 君嗣 ?~230 蜀郡成都 辅汉将军 丞相长史
董允 休昭 ?~246 南郡枝江 侍中 尚书令
卫继 子业 ?~264 汉嘉严道 奉车都尉 大尚书
李撰 钦仲 梓潼涪县 中散中大夫 右中郎将
杨颙 子昭 荆州襄阳 巴郡太守 主簿
谯周 允南 200~270 巴西西充国 蜀光禄大夫 晋散骑常侍
张绍 幽州涿郡 蜀侍中 晋尚书仆射 列侯 (张飞之子)
邓良 荆州义阳新野 蜀驸马都尉 晋广汉太守 蜀阳武亭侯
(邓芝之子)
郤正 令先 ?~278 河南偃师 蜀秘书令
晋巴西太守
廖立 公渊 武陵临沅 长水校尉
王甫 国山 ?~222 益州广汉郪县 荆州议曹从事
杨仪 威公 ?~235 荆州襄阳 中军师
费诗 公举 益州犍为南安 谏议大夫
杜微 国辅 梓潼涪县 谏议大夫
五梁 德山 益州犍为南安 谏议大夫 五官中郎将
刘豹 议郎 阳泉侯
向举 议郎 青衣侯
尹默 思潜 ?~234 梓潼涪县 太中大夫
董和 幼宰 南郡枝江 掌军中郎将
许靖 文休 149~222 汝南平舆 司徒
马良 季常 187~222 襄樊宜城 侍中
王谋 元泰 益州汉嘉 太常 关内侯
杜琼 伯瑜 ?~250 益州蜀郡成都 太常
秦宓 子敕 ?~226 益州广汉绵竹 大司农
孟光 孝裕 司州河南洛阳 大司农
许慈 仁笃 荆州南阳 大长秋
何宗 彦英 益州蜀郡郫县 大鸿胪
韩冉 ?~221 军谋掾
周群 仲直 益州巴西阆中 儒林校尉
陈震 孝起 ?~235 荆州南阳 尚书令
程畿 季然 益州巴西阆中 从事祭酒
樊建 长元 荆州义阳 给事中
殷观 孔休 别驾从事
陈寿 承祚 223~297 益州巴西安汉 太子中庶子
孟达 子度 ?~228 司州扶风 散骑常侍 建武将军 新城太守 平阳亭侯
射援 文雄 司州扶风 从事中郎
射坚 文固 司州扶风 蜀郡太守
李密 令伯 224~287 益州犍为武阳 汉中太守
吕凯 季平 ?~225 益州永昌不韦 云南太守 阳迁亭侯
庞宏 巨师 荆州襄阳 涪陵太守 关内侯
王伉 益州蜀郡 永昌太守 亭侯
马谡 幼常 190~228 荆州襄阳宜城 越希太守
彭羕 永年 184~220 益州广汉 江阳太守
黄皓 中常侍 奉车都尉
梓潼 庞义
安定 程银
建邺 张英 陈横
北海 孙乾 武安国 王朗 国渊
会稽 周昂 周昕 樊能 虞翻
晋阳 李肃 曹性 郝萌 杨丑 穆顺 方悦
天水 华雄
下邳 吕岱 糜竺 曹豹 车胄 陈珪
北平 魏攸 鞠义(打不出来。。。)
蓟 蒋义渠 吴巨
武威 贾诩
洛阳 韩浩 蔡琰 韩玄 杨奉
汉中 张鲁
长沙 区星
邺 苏由 潘凤 沮授 田丰 审配 吕翔 吕旷
陈留 典韦 夏侯渊 夏侯敦 刘馥 毛玠
长安 傅异 杜畿
南皮 文丑 颜良 高览 焦触 逢纪 李孚 季雍 晆元进 韩吕子
濮阳 董昭 于禁 程昱 陈宫 李丰
宛 黄忠 许攸 张勋 韩胤 纪灵 杨弘 俞涉 乐就 梁纲 桥蕤 娄圭
襄平 公孙度
汝南 袁胤 许靖 袁涣 雷薄
吴 严白虎 严兴 许贡 凌操
平原 华歆 崔琰
许昌 钟繇 荀彧 戏志才 辛评 郭图 荀椹(打不出来。。。)
小沛 刘勋
江州 严颜
剧本2:反董卓联合 190
庐江 周泰
许昌 荀彧 陈群 郭嘉 戏志才 钟繇 许褚
长安 张既 傅异 金旋
南皮 牵招 焦触 李孚 张南
寿春 刘繇
吴 严白虎 严兴 许贡
下邳 车胄
襄阳 向朗 杜畿
成都 张任 张松 王甫 吴兰
洛阳 卢植 韩玄 徐晃 蔡琰 司马朗
濮阳 程昱 王忠 伊藉
平原 崔琰
陈留 梁习 满宠 毛玠 刘馥
襄平 国渊
北海 孙乾
蓟 邹靖 徐藐 吴巨
晋阳 郝萌 杨丑 卞喜 张燕 韩遁(打不出来)
邺 赵范 赵云 吕翔 吕旷 苏由
宛 黄忠 陈震 娄圭 李严
汝南 程秉 周仓 廖化 刘辟 何仪 裴元绍 龚都 吕范 袁涣 李通
吴 凌操 严畯
会稽 贺齐 董袭 虞翻 樊能 周昕
建邺 吕岱
天水 王异
建邺 陈横 张英
剧本3:群雄割据 194
洛阳 徐晃 韩玄 杨修 蔡琰 杨奉
柴桑 蒋干 吕蒙
武陵 潘浚
长沙 桓玠
濮阳 王累
陈留 梁习
长安 皇甫嵩 金旋
寿春 蒋钦 刘馥
成都 秦宓 王甫
襄阳 向朗 杜畿
邺 赵范
南皮 郭援 李孚
长安 张既 傅异
平原 崔琰
零陵 刘度 刑道荣
建宁 李恢
襄平 国渊
晋阳 王凌 卞喜 张燕 韩遁(打不出来。。。)
下邳 糜氏 陈矫 车胄
庐江 鲁肃 宋谦 大乔 小乔 周泰
北平 阎柔
汝南 魏延 张阎 周仓 廖化 刘辟 何仪 裴元绍 龚都 李通
北海 孙乾 程秉
蓟 徐藐
宛 甘宁 娄圭 李严
剧本4:官渡之战 200年
汝南 周仓 廖化 刘辟 何仪 裴元绍 龚都 赵云 陈到 魏延
寿春 张阎 陈兰 雷薄 步骘
长沙 桓玠
宛 娄圭 李严
天水 王异 杨肁
安定 韩德
成都 秦宓
建邺 吕岱 谢旌
濮阳 胡班
洛阳 司马懿 贾逵 司马孚 关平
建宁 李恢
武陵 巩志
邺 樊氏
蓟 田予 徐藐
晋阳 张燕 王凌
小沛 温恢
武威 蔡琰
北海 吴质
庐江 鲁肃
襄平 国渊
武陵 廖立
零陵 程秉 刑道荣
剧本5:三顾之礼 207
建宁 李恢 雍阎
上庸 申仪 申耽
新野 陈震 傅彤 邓芝
安定 韩德
天水 杨扈 王异
成都 张翼
江陵 赵累 冯习
庐江 王祥
濮阳 王忠
北平 田畴
晋阳 王昶
邺 崔林
蓟 傅士仁
洛阳 司马懿 张春华 司马孚
梓潼 马忠
建邺 谢旌
小沛 魏讽 丁仪
零陵 蒋琬 刘巴
武陵 沙摩柯 廖立 谭雄
襄阳 马良
剧本6:刘备入蜀(在野的越来越少了) 211
建邺 谢旌
晋阳 王昶
庐江 王祥
江陵 冯习 赵累
武陵 沙摩柯 张南 谭雄
上庸 申仪 申耽
濮阳 王忠
蓟 田畴
建宁 朱褒 雍阎 高定 李恢
北海 高堂隆
宛 郭攸之
新野 傅彤
零陵 刘巴
成都 张翼 张嶷 陈式
天水 王异
梓潼 马忠
安定 韩德
剧本7:南蛮征讨(少的有点可怜了,究竟是人才缺失还是人们的从政欲望高涨呢?) 225
吴 于诠 韦昭
洛阳 王浚
新野 邓艾
庐江 王祥
天水 王异
陈留 夏侯令女
安定 马钧 胡遵
诸葛亮 字孔明 (公元181----234年) 徐州琅邪阳都 丞相 领司隶校尉 益州牧 录尚书事 假节 号:卧龙
武乡侯
庞统 字士元 (179---------214 )荆州襄阳 军师中郎将 号:凤雏
追赐关内侯
关羽 字云长 (162----------220)司州河东解良 前将军 假节钺 汉寿亭侯
张飞 字翼德 (164 ---------221) 幽州涿郡涿县 车骑将军 司隶校尉 假节 西乡侯
阆中牧
赵云 字子龙 (?-----------229) 冀州常山真定 镇军将军 永昌亭侯
马超 字孟起 (176----------222) 司州扶风茂陵 骠骑将军 凉州牧 假节 犛乡侯
黄忠 字汉升 (?-----------220) 荆州南阳 后将军 关内侯
姜维 字伯约 (公元202------264 )凉州天水 大将军 凉州刺史 假节 平襄侯
魏延 字文长 (?-----------234 )荆州义阳 征西大将军前军师 凉州刺史 假节 南郑侯
马岱 司州扶风茂陵 平北将军 陈仓侯
关兴 安国 (?———————234) 并州河东解良 侍中 中监军 汉寿亭侯
张苞 (? —————231) 幽州涿郡涿县 西乡侯
关平 (?—————219 )并州河东解县
廖化 元俭 (190————264 )荆州襄阳中卢 右车骑将军 并州刺史 假节 中乡侯
张翼 伯恭 (?—————264 )益州犍为武阳 左车骑将军 冀州刺史 假节 都亭侯
王平 子均 (?—————248 )益州巴西宕渠 镇北大将军前监军 汉中太守 安汉侯
陈到 叔至 (?—————230) 豫州汝南 征西将军 永安都督 亭侯
吴懿 子远 (166—————237) 兖州陈留 车骑将军 雍州刺史 假节 济阳侯
吴班 元雄 (?——————234) 兖州陈留 骠骑将军 假节 绵竹侯
李严 正方 (?------------234) 荆州南阳 中都护 骠骑将军 都乡侯
胡济 伟度 荆州义阳 右骠骑将军 兖州刺史 假节 成阳亭侯
蒋斌 (?----------264 )荆州零陵湘乡 绥武将军 汉城护军 安阳亭侯
诸葛瞻 思远 (226----------263 )徐州琅邪阳都 行都护 卫将军 平尚书事 武乡侯
罗宪 令则 (218-----------270) 荆州襄阳 冠军将军 西鄂侯 追赠安南将军
马忠 德信 (?------------249) 益州巴西阆中 镇南大将军 彭乡侯
李恢 德昂 (?------------231 )建宁俞元 安汉将军 建宁太守 汉兴亭侯
刘敏 荆州零陵泉陵 左护军 扬威将军 云亭侯
邓芝 伯苗 (163------------251 )荆州义阳新野 尚书令 车骑将军 假节 阳武亭侯
张嶷 伯岐 (?-------------254 )巴西南充国 荡寇将军 关内侯
高翔 右将军 玄乡侯
辅匡 元弼 荆州襄阳 右将军 中乡侯
阎宇 文平 荆州南郡 右大将军
句扶 孝兴 益州巴西汉昌 左将军 宕渠侯
向宠 巨违 (?------------240) 荆州襄阳宜城 中领军 都亭侯
刘琰 威硕 (?------------234 )荆州豫州鲁国 卫尉 行中军师 车骑将军 都乡侯
赵统 常山真定 虎贲中郎 督行领军 永昌亭侯
杨戏 文然 (?------------261) 犍为武阳 护军监军 梓潼太守射声校尉
诸葛乔 伯松 (204-----------228) 徐州琅邪阳都 驸马都尉 (诸葛瑾子)
刘邕 南和 荆州义阳 后将军 监军 关内侯
邓方 孔山 (?------------222) 南郡 安远将军 庲降都督
霍弋 绍先 南郡枝江 南中都督 列侯
李球 (?-----------263) 建宁俞元 羽林右部督
赵累 (?----------219 ) 都督
黄权 公衡 (?----------240) 巴西阆中 蜀镇北将军 魏车骑将军 仪同三司 育阳侯
傅佥 (?---------263) 荆州义阳 关中都督
刘封 (192-------220) 荆州长沙 副军将军
霍峻 仲邈( 177------217 )南郡枝江 梓潼太守 裨将军
冯习 休元 南郡 领军
张南 文进
刘巴 子初 (182--------222) 零陵烝阳 尚书令
吕乂 季阳 (?---------251) 荆州南阳 尚书令
黄崇 (?--------263 )巴西阆中 尚书郎
张遵 (?---------263 )幽州涿郡 尚书
陈式 (?--------231 )巴西安汉 将军
严颜 (?-------219) 巴郡临江 太守 宾客
蒋琬 公琰 (?-------246 )零陵湘乡 行都护 领益州刺史 大将军 录尚书事 假节 安阳亭侯
费祎 文伟 (?-------253) 江夏鄳县 大将军 录尚书事 领益州刺史 成乡侯
董厥 龚袭 荆州义阳 相国参军 散骑常侍 南乡侯
陈祗 奉宗( ?-------258 )豫州汝南 镇军将军 侍中 尚书令 列侯
李福 孙德 梓潼涪县 前监军 大将军司马 平阳亭侯
法正 字孝直 (175--------220) 司州扶风郿县 尚书令 护军将军
宗预 德艳 (?-----------264) 荆州南阳安众 镇军大将军 兖州刺史 关内侯
向朗 巨达 (?-----------247 )荆州襄阳宜城 左将军 长史 显明亭侯
王连 文仪 荆州南阳 屯骑校尉 丞相长史 平阳亭侯
费观 宾伯 江夏鄳县 振威将军 都亭侯
孙乾 公佑 北海营陵 秉忠将军
简雍 宪和 涿郡 昭德将军
糜竺 子仲 东海郡朐县 安汉将军
来敏 敬达 (165------------261) 荆州义阳新野 执慎将军
伊籍 机伯 兖州山阳郡 昭文将军左将军从事中郎
杨洪 季休( ?-------------228 )益州犍为武阳 蜀郡太守 越骑校尉 关内侯
张裔 君嗣 (?-------------230) 蜀郡成都 辅汉将军 丞相长史
董允 休昭( ?------------246年) 南郡枝江 侍中 尚书令
卫继 子业 (?------------264) 汉嘉严道 奉车都尉 大尚书
李撰 钦仲 梓潼涪县 中散中大夫 右中郎将
杨颙 子昭 荆州襄阳 巴郡太守 主簿
谯周 允南 (200-----------270) 巴西西充国 蜀光禄大夫 晋散骑常侍
郤正 令先 (?——————278 )河南偃师 蜀秘书令 晋巴西太守
廖立 公渊 武陵临沅 长水校尉
王甫 国山 (?------------222) 益州广汉郪县 荆州议曹从事
杨仪 威公 (?------------235 )荆州襄阳 中军师
费诗 公举 益州犍为南安 谏议大夫
张绍 涿郡 蜀侍中 晋尚书仆射 列侯
邓良 荆州义阳新野 蜀驸马都尉 晋广汉太守 蜀阳武亭侯
如果组建一个三国“梦之队”,主公一名,谋士五个,武将五个,你会选谁?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三国之所以非常精彩,因为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因为那是一个热血拼搏的年代,因为那是一个奋斗不息的年代。曹操凭官宦家世背景起家,逐鹿中原,统一北方,靠的是个人能力;刘备凭名望身世起家,占据益州,建立蜀汉,靠的是百折不饶及人格魅力;孙权凭父兄基业,世居江东,开创东吴,靠的是独特的权术及谋略。打江山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曹操、刘备、孙权凭借各自独特的魅力,求贤渴才,收拢了一大批的文臣武将,为自已打下一片基业,形成三足鼎立。
如果让你在三国中组建一个你心目的打天下的团队,你如何选呢?主公:刘备。为什么是刘备?每次看三国历史,都对刘备百折不饶的精神所感动,三国中只有刘备是白手起家。是的,刘备没有曹操的官宦家世,也没有孙权的父兄基业,刘备只有一顶早已衰弱的汉室宗亲的头衔和一颗百折不饶的红心,遇到失败从不气馁,偶有安逸感叹人生,直到48岁,刘备仍一事无成,寄人篱下,反观同时期53岁的曹操,已拥兵百万,统一北方,就连26岁的孙权早已建功立业,雄据江东。没有人看好刘备,除了他自已。在你我48岁的年龄,搁心自问能否做到刘备的境界?刘备礼贤下士,待人仁义,感天感地感动刺客,爱兄弟爱下属爱百姓,关羽、张飞、简雍、赵云、糜竺一大批文臣武将,自从跟随刘备,一直到死,不离不弃,可见刘备魅力之独特。
谋士:诸葛亮、荀彧、郭嘉、贾诩、司马懿。谋士的意义在于上能安邦治国平天下,下能出谋划策定战略。诸葛亮为谋士之首,官至丞相,隆中对为蜀汉提供战略,镇守后方,足兵足粮,为前线提供保证,依法治蜀,赏罚分明,蜀汉连年征战却不穷兵黩武,这个能力毋庸置疑,以蜀汉之弱势,打得实力强劲的魏国只敢防守,普天之下,仅诸葛孔明一人而已。
荀彧,官至尚书令,王佐之才,不仅能提供谋略,又能在朝堂之上处理军国政务,而且还不断的为主公推荐人才,居中持重数十年,唯有旬令君。郭嘉,官至军师祭酒,主公首席谋士,郭嘉的特点就在于能看穿人性,不仅能看穿敌人的人性,揣摸敌人的意图,并能准确的预测敌人的行动,郭嘉准确的预测孙策之死,协助主公在心理及战略上战胜敌人,而且郭嘉能看穿主公的想法,能够为主公的利益着想,能顺着主公的思想,提出最正确的战略,这是郭嘉的特点。
贾诩,官至军师将军,号称毒士,贾诩算无遗策,神机妙算,能准确预测即将发生的事情,常能出奇计定胜局。司马懿,官至太傅,屡出奇策,善于隐忍,处理冷静,手法毒辣,关健还活的长。武将:关羽、周瑜、孙坚、张辽、典韦。关羽,前将军,三国第一武将,有勇有谋,战力超群,斩颜良,围曹仁,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号称万人敌。
周瑜,后将军,三国第一儒将,文能安邦定国,武能指挥千军万马,关健还长的帅。孙坚,左将军,三国第一猛将,敢打敢拼,毫不畏惧,斩华雄、败吕布、击董卓,孙坚可谓是三国历史上第一个击败董卓的杂牌军。张辽,右将军,三国第一骁将,综合能力全面,既能单挑,又能领兵作战,合肥之战张辽率800勇士大破孙权10万大军,两进两出,打的孙权一生落下阴影。
典韦,护军将军,三国第一保镖,之所以选典韦,就是给主公做保镖的,典韦之猛,古之少来,年轻时因杀人,被数百人围攻无一人敢上前,为了保护主公撤退,拼死力战,毫不退缩,一人独挡数百人不敢靠近,让主公顺利脱险,有项羽之勇。综合如下:主公:刘备谋士:诸葛亮、荀彧、郭嘉、贾诩、司马懿武将:关羽、周瑜、孙坚、张辽、典韦
三国,东吴,蜀汉有哪些主要的谋士,分别出过哪些奇谋?
东吴: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先后任大都督
刘备的谋士:最早是徐庶,只帮刘备很短时间就不得不离开了,其后诸葛亮,庞统(还未崭露头角就死了),张松,法正。在计谋方面,法正更善奇谋(堪比郭嘉,荀彧),刘备非常倚重法正,曾出谋计斩妙才(夏侯渊),死后被追谥翼侯(刘备时期唯一一个侯)。再后蒋琬,董允,费祎曾先后任丞相,包括诸葛亮都是在内政方面更为突出。
曹操的谋士:最早是的戏志才,然后荀彧,郭嘉,荀攸,程昱,刘晔,司马懿,贾诩,这些都是分量相当重的,还有其他的很多,像董昭,满宠之类的。。。
至于奇谋方面,我了解不多,希望有其他人可以帮忙了
三国蜀汉刘备的谋士中诸葛亮竟只排名第三,前两个是谁
谋士不分高低,只看是不是在他擅长的领域。
1诸葛亮古语有评,治戎为长,奇谋为短。在治理内政,整顿军务,战略性参谋的领域蜀汉的人才无出其右,而他并不擅长奇谋,军事战术的出奇制胜。所以在北伐的过程中他否决的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步步为营的战法在遇到小心谨慎的司马懿对阵时也几乎都是无功而返。
2蜀汉擅长奇谋的谋士有(高低排列)法正,庞统,马良,马谡,这些谋士在战场上善于根据形势和战机的不同,出奇制胜,但在治理地方和整军经武的方面则稍显不足,法正待人刻薄,有怨必报,所以得罪了很多同僚了,所以用于行政的话他会得罪很多人。庞统也是脾气很怪异,马谡则是最典型的纯参谋,唯一派他去担任主将守街亭要道就丢失了,差点让北伐大军和诸葛亮被司马懿截断归路,全军覆没,所以不具备统帅和把控全局的能力。
3善于治理国家,保证后方的行政人才:黄权,李严,蒋琬,费祎,董允,和第二类一样,是治理地方的专才,不善统兵。
三国后期蜀国的主要谋士及成就 (诸葛亮死后)
蜀汉四相:诸葛亮、蒋琬、董允、费祎。
蒋琬在战略上大胆改革,以“防守反攻”代替“以攻为守”来进行战略布局,闭关息民,蜀汉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后蒋琬又以大将军的身分屯驻汉中,并对诸葛亮的北伐策略作了认真研究,他以为:“昔日诸葛亮数窥秦川,道险运艰,竞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汉、沔袭魏兴、上庸。”并且上疏刘禅,提出了“东西并力”、“涪为本营”、“姜维驻凉”三条良策。然而,天妒英才,正当蒋琬要一展鸿图的时候,不幸得急病辞世。
董允对上匡正刘禅、对下斥责黄皓,使两人不敢胡作非为。董允多次推辞了他应得到的爵位、封土和高官。又为了接见董恢而放弃了重要的游宴,都体现了董允为人正道、礼贤下士、不求高官厚禄的优秀品质。
费祎性格宽和,少时从伯父入蜀游学,留于益土,及刘备平定益州,费祎便留蜀为官。后主刘禅即位后,费祎任黄门侍郎,深得丞相诸葛亮所器重。后来费祎迁昭信校尉,出使东吴,孙权、诸葛恪、羊茞等人以辞锋论难,而费祎据理以答,辞义兼至,始终不为所屈。孙权甚异其才,自礼遇之,费祎也因常使吴。北伐时为中护军,又转为司马。当时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不和,坐常争论,费祎常为二人谏喻,两相匡护,以尽其用。诸葛亮死后,费祎为后军师。不久又代蒋琬为尚书令,再迁大将军。当国以来,尽心抚政,多御敌寇;性格谦素甚廉,家无余财。延熙十六年,费祎于宴会上为魏降将郭循行刺身死,追谥敬侯。
好了,今天关于“蜀汉谋士阵容搭配表格”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蜀汉谋士阵容搭配表格”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