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超强战士阵容搭配最新是一个非常复杂和重要的话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我将尽力为您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建议。
盘点中国女排十大接应,谁最耀眼谁是潜力股
郎平2013年重掌帅印后,中国女排的成绩节节攀升,在2015年世界杯、2016年里约奥运会和2017年大冠军杯连续登顶。战绩显赫固然可喜,但接应位置的阵容厚度一直令人忧心。排超表现上佳的老将曾春蕾受伤病影响在世联亮相机会不多,因伤休养已久的杨方旭对阵欧美强队较为吃力,好在仍有上升空间的龚翔宇状态回升释放了些许积极信号。
近年国内在边攻位置的培养理念有一定偏差,导致接应位置的后备力量出现了问题。尽管现阶段接应人才储备有限,但在中国女排的历史上,涌现过不少接应强将。与当今世界排坛多由强力接应领衔不同,中国在这一位置打得风生水起的主要是技术相对全面的选手。按照这些优秀接应所处的年代,盘点一下中国女排的十大接应。
1. 陈招娣
中国女排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成功崛起、八十年代初勇夺世界冠军,接应陈招娣是当时队内的骨干力量。二传出身的陈招娣虽进攻能力稍逊,但凭借全面的技术、顽强的作风和高昂的斗志,成为女排精神最好的诠释者之一。陈招娣1976年进入国家女排,随队在1981年世界杯和1982年世锦赛两夺金牌。
“独臂将军”、“拼命三郎”等雅号,无不彰显着陈招娣在球场上的拼劲。1979年对阵日本日立时,拦网导致左臂桡骨骨裂,时隔仅两月就坚持打绷带固定出战全运会,愣靠单臂坚持到最后。1981年世界杯中日决战,第三局与孙晋芳相撞腰伤加剧后独自忍耐,等到球队夺魁时她已经站不起来了,就连上领奖台都需要队友搀扶。
1982年世锦赛后,陈招娣碍于伤病不得不选择退役,但深爱排球事业的她依然奋战在一线。1984年以教练员身份协助袁伟民,率中国女排在洛杉矶奥运会摘金;1986年起出任国青女排主教练,挖掘了崔咏梅、赖亚文等“潜力股”;女排兵败汉城奥运会后于1989年重组,以领队的身份加盟辅佐当值主帅胡进。
直至1992年底,陈招娣才告别一线,返回总政文化体育局工作,曾任总政文化体育局局长、总政直工部副政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2006年7月,陈招娣晋升少将军衔,成为体育界走出来的第一位女将军。陈招娣长期与“直肠类癌”病魔抗争,2013年4月1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她的英年早逝震动全国。
2. 郑美珠
“小钢炮”郑美珠是中国女排五连冠时期的功勋球员之一。身高只有1米72令她的排球之路并不平坦,在国家队就有着“三进三出”的经历,还因此错过了1981年世界杯的首冠。一时的失意并没有影响郑美珠的斗志,回到省队后她依然刻苦训练,很快重获国家队征召,在1982年凭借更胜一筹的攻击力成为女排的主力接应。
郑美珠堪称排球奇才,凭借刻苦努力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和全面的技术。发球出色、防守灵活、进攻多变、球风泼辣,拥有极高战术素养的她有着“球仙”的美誉,从主攻改打接应提升了球队的右翼攻击力。郑美珠不仅帮球队在1982年世锦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1985年世界杯和1986年世锦赛四夺冠军,而且个人荣誉簿上也频添荣耀:1982年世锦赛被评为最佳接应和理想队队员;1985年世界杯荣膺优秀运动员奖。
1988年兵败汉城奥运会后,郑美珠退役,她放弃了体制内的安排远赴德国发展,是女排选手中较早接触欧洲联赛的。尽管退役后郑美珠在生活上经历过一些不顺,但她并没有轻易被困难打倒,现已重回正轨,与丈夫孙卫中一起经营在德国莱比锡的中医疗法培训中心。
3. 巫丹
巫丹是中国女排五连冠时期的最后一代选手,作为郑美珠的替补,随队在1985年世界杯和1986年世锦赛两度折桂。从1985年首次入选国家队,到2000年受胡进征召回归出战悉尼奥运会,巫丹是中国女排从顶峰滑落到陷入低谷的见证人之一,堪称中国女排的“末代皇后”。巫丹主打时球队已从世界冠军的巅峰跌落,虽生不逢时,但她的技术能力得到广泛认可,背飞曾被国际排联主席阿科斯塔称赞为“排坛一绝”。
巫丹任主力时助中国在三大赛收获两银两铜,凭借出神入化的球技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选手。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禁药风波,是巫丹运动生涯的转折点。尽管在国际排坛主席阿科斯塔的积极促成下没有受到进一步处罚,但球队仅获第七、个人又遭此劫难,令巫丹心灰意冷告别了国家队。直至2000年,在女排又一次陷入困境之时,已经32岁的巫丹毅然回归,帮球队在悉尼奥运会获得第五名。
巫丹是中国女排众将中留洋经历比较丰富的。1993年退役后赴美留学,后又参加德国和斯洛伐克联赛,1999年转投意大利劲旅雷焦卡拉布里亚,助球队勇夺意大利杯、超级杯和欧联杯三冠,也凭表现获得国家队主帅胡进的征召。2001年九运会后,巫丹重返意大利赛场,相继效力于意甲另两大豪门贝加莫和耶西并取得不俗成绩。36岁高龄仍活跃在顶级职业联赛的赛场,巫丹无愧于是中国排坛的“常青树”。
4. 崔咏梅
崔咏梅是中国女排白银一代的当家花旦之一。身为左撇子选手,她在接应位置拥有先天优势,也凭独树一帜的左手进攻和跳发绝活年少成名。不仅1985年就首次入选国家集训队,且参加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兵败汉城后球队大幅调整,崔咏梅不仅难与巫丹竞争主力,就在替补之争中也不敌周红。直至1993年栗晓峰担任主帅,崔咏梅才真正在国家队受到重用,可惜当时女排正处低潮,世锦赛仅列第八令她萌生退意。
1995年郎平回国执教,成功劝说崔咏梅留队,第四次入选国家女排的她迎来了运动生涯的新高峰。精准的二次球、多变的进攻、出色的跳发、稳健的串联,崔咏梅主打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表现抢眼。不仅助球队斩获银牌走出低谷,个人荣膺当届的最佳扣球。1998年世锦赛前夕,王怡不告而别、新人补入后需稳定一传和防守,郎平在困境中征召当时已在意大利打球的崔咏梅。为了国家利益,29岁的崔咏梅毅然放弃与俱乐部的合约,回来与年轻选手一起摸爬滚打,最终再夺银牌。
崔咏梅代表国家队征战多年也仅差一枚三大赛的金牌,运动生涯虽有遗憾却无悔。经验丰富的崔咏梅退役后并没有离开排球,在2004年就成为了八一女排的主教练,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专业队女性主帅。近十多年来,崔咏梅多次出任八一队的教练和领队,虽没能率队夺魁,但也为球队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5. 邱爱华
邱爱华是中国女排白银一代的知名接应,也是国内选手中在打法上最接近强力接应的。1米82的身高虽不出众,但弹跳和腰腹力量比较出色,练就了一套跳发球和后排进攻的看家本领。邱爱华成名于1996-1997赛季的首届主客场制排球联赛,被老帅卜庆霞相中,从主攻改打接应,颇具男子化风格的打法赢得关注。邱爱华1997年入选国家队,当年大冠军杯王子凌受伤下场后,她接棒成为中国女排的主力接应。
邱爱华真正闪耀国际赛场是1998年,时任女排主帅的郎平围绕她设计和安排了一系列战术,令邱爱华整体攻防系统调整的重要棋子。当时国家队拥有孙玥、李艳等多名一传和防守高手,邱爱华在场上的作用主要是进攻,不负众望在1998年的世锦赛一鸣惊人!丰富的进攻手段、令人赏心悦目的跳发和后攻,各方对邱爱华赞誉有加,新华社都曾发表评论“中国女排将迎来邱爱华时代”。
随着郎平的离任,邱爱华作为球队战术核心之路戛然而止。胡进力主高快结合,邱爱华并非是接应位置的最佳人选,主力位置受到李珊等人的冲击。再加上后来阑尾手术后恢复情况一般,邱爱华的星光日渐黯淡。2001年女排大换血,先是被陈忠和列入大名单却不集训,后来又被彻底放弃。邱爱华天赋出众,无奈生不逢时,在尚未成长为巨星之际就已提前陨落。离开中国女排后,邱爱华曾赴海外多个俱乐部打球,现任职广东恒大女排。
6. 周苏红
全能战士周苏红是中国女排黄金一代的标杆人物之一。早在1998年,周苏红就被胡进选入沙排国家队搭档田佳。1999年胡进挂帅中国女排,周苏红也进入国家队担纲替补接应,同年自由人李艳意外受伤,她凭借过硬的后排技术被选为继任者,出任自由人主打了世界杯。有过沙排经历、能够胜任自由人,周苏红的技术全面性由此可见。作为中国队中罕见的能接六轮一传并打出高质量战术攻的选手,周苏红不仅颇受历任教练的推崇,也广受对手的赞誉。
周苏红真正扬名还是在陈忠和执教时期,她与副攻刘亚男、自由人张娜一起,组成了中国女排的“铁三角”,成为保证球队串联的基石。周苏红是女排黄金一代选手中出道最早且运动寿命较长的,不仅随队在雅典周期两夺世界冠军、北京周期主场拼得奥运铜牌,即使到了伦敦周期,仍在2010年毅然回归国家队,广州亚运会与韩国争冠一役,中国能绝地翻盘摘金,周苏红真正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周苏红不仅是球场上的传奇,也是生活中的强者,她与男排名将汤淼的爱情故事令人动容。汤淼意外受伤后,这对排坛伉俪经历了不少波折,坚守五年后,汤淼主动选择了放手。如今虽各有家庭,周苏红和汤淼依然保持了极好的姐弟关系。
7. 李珊
与周苏红一样,李珊也是中国女排黄金一代中成名较早的。早在1999年,年仅19岁的她就受到当时国家队主帅胡进的青睐,从副攻改打接应,被视为是球队高快结合战术思想实施的重要棋子。当年李珊的冒尖和受推崇,直接导致了邱爱华在国家队地位的下降。初入国家队时,李珊技术稚嫩、经验匮乏,屡次因一传顶不住而受到非议。
李珊进攻速度快且线路刁钻,技术也算相对全面,这令她在陈忠和上任后仍得以留在国家队。尽管这一时期在主力之争中难敌周苏红,但李珊在国家队的替补位置极为稳固,随队在2003年世界杯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两度登顶。国家队“边缘人”的身份虽稍显尴尬,但她的技术实力值得肯定,进攻和拦网都比较有竞争力。
相比在国家队常年替补,李珊在天津女排可谓威风八面,为球队开创“天津王朝”贡献巨大。李珊运动生涯的巅峰期,恰逢国家队和天津队成绩都比较出彩之时。除世锦赛冠军外,她几乎拿遍了国内外大赛的冠军,退役后仕途也比较顺利。
8. 张磊
“全能战士”张磊的巅峰期恰逢女排处于最低谷之时——伦敦周期。尽管这一时期国家队战绩欠佳,但个人特色鲜明的张磊还是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身高仅有1米81虽给她的国手生涯平添了几分磨难,但凭借快速多变的进攻、灵活的步伐和出众的球商,张磊成为继周苏红之后又一名出色的跑动接应。
来自上海的张磊打过副攻、主攻和接应多个位置,这些磨炼令她拥有相对全面的技术,跑动进攻在国内现役接应中更是无人能敌。张磊在2009年就曾入选国家队大名单,转年更在一系列比赛中特长尽显,但因一传诟病遭受非议。尽管技术有瑕疵、2011年也没能第一时间入选国家队,但张磊临危受命出战亚锦赛和世界杯。不仅成功盘活了二、三号位的战术攻,而且一传也基本顶住,为中国女排重夺亚锦赛冠军、斩获世界杯季军直通伦敦做出卓越贡献。
2013年亚锦赛无缘三甲后,张磊淡出国家队,先赴阿塞拜疆打球,后又返回上海“传帮带”。尽管已经32岁,张磊在上赛季的排超依然保持了较好的竞技状态,突然性极强的前后排突破仍难以防范。遗憾的是总决赛功亏一篑,没能助上海白银一代圆了联赛冠军梦。上赛季壮志未酬,张磊仍未放弃,期待她在新赛季的联赛能有更好表现。
9. 曾春蕾
29岁的曾春蕾是中国女排现役国手中唯一参加过伦敦奥运会争夺的。从出道时被视为强力接应,到如今向着全面型接应发展,在国家队效力近十年后,经历过大喜大悲的曾春蕾愈发成熟。作为左手接应,曾春蕾有着先天优势,发扣极具特色且进攻手段丰富,串联水平也随着历练的增加趋于稳定。
曾春蕾是继郎平、杨晓君、冯坤和薛明后,第五位有机会参与奥运女排争夺的京籍队员,遗憾的是奥运留给她的记忆并不愉快。2012年伦敦奥运会,曾春蕾作为替补接应出战,对阵巴西一役虽勇夺24分,但在与日本的四分之一决赛中关键分一传不稳,导致球队场面上陷入被动,最终在决胜局16-18饮恨落败。伦敦重创并没有打垮曾春蕾,她在里约周期成为队中头号接应。然而世事难料,就在里约奥运前夕,新秀龚翔宇迅速上位、杨方旭凭鲜明技术特色受到教练组青睐,在接应三选二的残酷竞争中,资历最老的曾春蕾意外落马,错失了奥运争金的契机。
尽管奥运之路不顺,但曾春蕾在里约周期贡献突出。2014年世锦赛斩获亚军、2015年世界杯成功登顶,她在右翼都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感受过世界杯重夺冠军的狂喜,品尝了无缘里约奥运的苦涩,近而立之年时,经过大风大浪的曾春蕾不仅保持了较好的竞技状态,也依然有为国效力的雄心。即将到来的亚运会和世锦赛,接应位置重现两年前惨烈竞争,希望这次曾春蕾能够如愿。
10. 龚翔宇
相比很多奋斗多年才成大器的前辈,今年只有21岁的龚翔宇无疑是幸运儿。首次入选江苏队就在联赛打上主力,随即凭表现叩开国家队的大门;作为国家队一年级生,不仅在多项赛事担纲主力,且成功入选奥运阵容并在里约随队夺金;转年又帮助江苏女排摘掉“千年老二”的帽子,在联赛和全运会斩获双冠。如此显赫的成绩和飞速成长,令龚翔宇拥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也承载了各方更多期待。
与同龄选手相比,从二传改打接应的龚翔宇技术功底比较扎实,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出色,可塑性较强。从刚出道时专注于网口表现,到这赛季开始承担一传重任,龚翔宇正向着全面型接应发展。转型是个痛苦的历练过程,突破瓶颈绝非朝夕之功。里约奥运会后,龚翔宇同样遇到了成长烦恼,负担一传后压力骤增,精力分散也影响了进攻端的表现。攻守两不靠让龚翔宇一度频遭质疑,甚至搞不清楚到底在哪个技术环节出了问题。
直至今年世界联赛中后段,龚翔宇才在新角色中逐渐找到了感觉。发扣拦垫防各技术环节的表现趋于稳定,自信心也有所恢复。龚翔宇的基本功比较扎实,年轻扛练且性格豁达,未来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女排六大主力奔赴2021女排世联赛,那么张常宁算不算主力呢?
张常宁不仅是主力,还是队伍“真正的大腿”。是的,朱婷等六大主力队员已抵达赛区,与郎导她们回合,朱来了,有4位队员:高意、段放、刁琳宇、郑益昕,遗憾离开赛区。
出色的张常宁
张常宁一直很出色,只不过朱婷太出色让很多球迷们没看到她的优点,更没有把目光停留在她的身上,小编就很喜欢张常宁,首先,我肯定她的努力是不亚于任何一个中国女排队员的,毕竟能在中国女排一直坐稳主力的肯定不只是实力,我觉得更多的是努力。
张常宁在20岁的时候就拿到了奥运会冠军,也是中国女排历史上第一个不满20岁且作为主力就拿奥运冠军的,刚打室内排球的张常宁能接一传,能防守,能拦网,进攻力强,是一个全面性的主攻,但这些技术不能说太细腻,也只能用马虎来形容,随后,郎导大胆用人,将张常宁改打接应,张常宁也在接应这个位置上打的风生水起。
就在当打之年,张常宁受伤了,缺席了2018年的亚运会,等康复不久,就去了日本参加2018年世锦赛,张常宁作为朱婷的对角,可以说此次世锦赛大效率的撑起了这个对角,但是球迷仍黑起了这位大病初愈的运动员,张常宁的进攻虽然被限制了,没有打出来,但是她的保障能力为中国女排能获得季军出了一份力,她反应意识非常出色,黑子们喷她让人无语,如果张常宁不参加世锦赛,可能中国女排连奖牌都够不到,所以,我认为每一个队员贡献都很大。
2019年是张常宁状态最好的一年,可能是因为走出来了。世联赛,奥运资格赛,世界杯,张常宁的下数成功率都还不错,世界杯进攻成功率仅次于朱婷,虽然没有拿到最佳,但是在小编心里她19年已经是最佳主攻了,很多人说她谈恋爱不务正业,打球一直都不进步,就只有几条线路都被敌方摸透了,19年的张常宁给这些质疑她的人一个有力的回应。
此次世联赛,前几场张常宁失误被拦很多,很多球和队友配合有问题吧,但随着比赛的进行,张常宁的状态也是慢慢的回升,对德国,比利时,加拿大,巴西女排都是打满了五局,且张常宁都是球队的主要得分手,关键分上也是打的越来越果断,在对阵巴西女排,我觉得那是张常宁近几年最帅的一场比赛,50扣32中,扣球成功率52%,这是她平时比赛很难拿到的数据,也是可以看出张常宁的进步了。
最后,小编夸一下宝宝,进步在于进攻更果断了,关键分也不手软,接一传能力提高了,弧度压的更低了,但是我觉得你还可以进步,拦网中规中矩,有些球还可以处理的更好,进攻上手法多变了,线路也变多了,也知道运用打手出界,打吊结合了也是还可以进步,有些球下不去就还是老样子,要换个思路,别在强摁下去被拦了,防守上是越来越强,意识也越来越好,希望状态能保持下去,为中国女排夺冠铺上一层鹅卵石,加油!
“朱袁张”组合
张常宁此前是沙排出身,后来在郎导的提拔下,连跳进入女排国家队,从2015年起,她基本就是主力了。几年来,没变过,张宝,一直是主力,与朱婷、袁心玥组成的“朱袁张”组合,让对手闻风丧胆。
这次世联赛,郎导安排她代理国家队队长,不是主力的话,能担任这么重要的职务吗?不可能,队长在队内是一种威望,是一种责任。尽管女排在世联赛上的战绩不理想,目前4胜5负,但是张常宁的发挥无可挑剔,别的不说,就她那一个砍37分,一个得36分,就是这次世联赛上的“两块天花板”。
3-2战胜对手
对阵巴西主力队,张常宁领衔队伍,3-2战胜对手,个人独得36分,能在世界一流队伍身上拿这个分数,不容易。你知道巴西媒体如何评价中国女排胜她们的吗?巴西媒体用了这样一个标题:“张常宁3-2胜巴西”,看看用一个名字代表一支队,这是对张常宁多大的称赞。这是对她实力的肯定。
在这支中国女排里,张常宁是铁打不动,无可争议的主力,作为朱婷最合适的对角,之前她最亮眼的是保障,没想到,这次世联赛,她成了“进攻型主攻”。有球迷这样称赞张常宁:“以后,请叫老娘进攻型主攻。”
张常宁是全能战士,她最早是进攻型主攻,后来在郎导指点下,把她放在自由人一组,还改进她的防守技术,再后来,大家看到了,一个“全面型主攻”,张常宁,助力中国女排多次站上领奖台,且更多的是最高领奖台。张常宁,实力强,人又靓,是不少球迷喜欢的女排姑娘。在郎导的队伍,她是不可或缺的核心成员。
为什么落选总决赛阵容只有姚迪1人回归女排
郎导可能想增加下球队的良性竞争吧
最近刚刚打好女排总决赛的中国女排全体球员,来到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护卫队,参观学习。此次女排球员们在连队指导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战士宿舍、国旗护卫队荣誉室,并收听了关于国旗护卫队的相关感人事迹,真正的让队员们从心理上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洗礼。
据悉,这次回归女排的有两名球员,除了伤愈复出的张常宁以外,落选总决赛的二传手姚笛再度入围球队。细算了下,这是姚迪的第七次进入国家队报到,也希望这次她能真正在国家队站稳脚跟。
可能很多球迷跟我说有一样的疑问,为什么这落选的几位球员唯独姚迪回归了呢?散兵觉得,可能是郎导还想继续考察一下她的能力,她不想就此放弃她,因为总决赛最后一战胡铭媛和李盈莹发挥出色,郎导的无奈换人却收到了奇效,所以,可能她还是想最后在斟酌一番吧。
坦白说,我觉得姚迪在国家队没有发挥出水平,更多的还是心理层面的问题,这个被称为魏秋月接班人的球员,之前的履历还是相当好的,曾经获得过世青赛最佳二传、亚洲杯最佳球员等称号。以前还曾经代表天津女排在亚俱杯上夺冠过。
我是觉得,球队目前的两名二传,可能在郎导眼里确实显得人员不够,对于现在的女排来说,其他位置都有很好的替补人选,但是二传位置上,除了丁霞,刁琳宇在仅有的上场时间内,并没有表现的很出色,招入姚迪, 一方面想要给丁霞找个合适的替补人选,另一方面,也想让这两位球员有危机感,增加一下良性的竞争氛围。
李盈莹当选最佳主攻引争议,朱婷蝉联MVP,江苏3人进最佳阵容
北京时间12月25日消息,新赛季排超联赛最佳球员评选结果出炉,朱婷毫无悬念蝉联最有价值球员(MVP)称号,张常宁和李盈莹当选最佳主攻,龚翔宇获得最佳接应,刁琳宇力压丁霞和姚迪获得最佳二传的荣誉,最佳自由人不是给了倪非凡,而是王梦洁,这一位置饱受争议,在网上引起两种声音的讨论!
朱婷重回排超后,连续两个赛季都是效力于天津女排,不管是在国家队还是俱乐部,朱婷承担了相当繁重的任务,前后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时刻能够摧城拔寨,士气上带动队友,为天津女排蝉联冠军立下汗马功劳。
总决赛之前,天津女排只输了一场,朱婷受到的挑战以及承受的压力不是很大,姚迪也有意保护她。关键的总决赛,朱婷挺身而出,首回合空砍28分难救主,第二回合再夺28分,扣球成功率超过50%,第三回合,朱婷砍下26分,体现出核心价值。获得最有价值球员称号,实至名归。
赛后,天津女排主教练王宝泉称赞朱婷,认为她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有她是天津女排之幸!王宝泉表示,朱婷不仅技术出色,心态稳定,在场上还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
最佳主攻是张常宁和李盈莹。张常宁在江苏女排任劳任怨,前排大开杀戒,后排保障到位,是球队攻防两端的重要核心。总决赛,在龚翔宇被迫出任二传的情况下,张常宁尽管有一些小伤病,但她咬牙克服,第三回合拼下30分,江苏队虽然落败,但张常宁的表现获得无数称赞。
李盈莹总决赛第二回合一个无意的小动作导致刁琳宇受伤,她饱受争议,甚至祖宗八辈被网友“照顾了一遍”。抛开扣球习惯动作,单论李盈莹的网口实力,她在主攻里还是出类拔萃的,这次当选没有疑义。
王媛媛和胡铭媛获得最佳副攻的称呼,两人的进攻和拦网都可圈可点,在各自球队起到了重要作用。老将颜妮因为伤病只是在关键场次亮相,她的拦网还是神一般的表现。袁心玥因为手续问题并未参加排超。
最佳接应颁给了龚翔宇。如果有“全能战士”这一奖项,恐怕也非龚翔宇莫属。总决赛,龚翔宇时隔七年重回二传位置,在争冠关键场次,龚翔宇有勇气和胆识承担最重要的二传位置,这本身就值得称道,更何况她出色完成了任务,没有辜负球队的期望,龚翔宇,好样的!
刁琳宇力压丁霞和姚迪获得最佳二传称号!整个排超,她成功盘活了江苏队的进攻,除了张常宁和龚翔宇这两个强攻点,许若亚、王辰玥、周馨忆的进攻也被激活,江苏队多点开花,真正形成立体式进攻,刁琳宇应立头功!
总决赛第二回合,刁琳宇意外受伤,但她强忍疼痛坚持,这一点令人感动!赛后面对李盈莹的道歉,刁琳宇微笑致意,丝毫没有怪罪对方,彰显出大度风范!有人说,江苏女排虽然无缘冠军,但她们赢得了人心!收获了更多的粉丝!
最佳自由人的获得者是王梦洁,很多网友为倪非凡抱不平!整个排超,倪非凡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她的一传和防守简直是世界级表现,决赛首回合,面对朱婷、李盈莹等高质量发球,她的一传到位率高达92%,这个数据简直不可思议!
王梦洁所在的山东女排无缘四强,遇到的考验相对来说略小一些,但从过程来看,王梦洁的防守还是略好于一传,未来仍有一定提升空间。但倪非凡第三阶段给人的印象太过深刻,出色的后排保障给朱婷和李盈莹两门重炮制造了不少麻烦,她落选最佳自由人在网上引起两种声音上的争论!
一方面是力挺王梦洁,称她近两年进步显著,一传和防守更加稳定,也经历了世界大赛的考验,逐渐走向成熟;另一方面则认为王梦洁沾了国家队的人情光,有时候甚至躲一传,倪非凡这样的表现不逊于多米尼加的卡斯蒂略,落选最佳自由人匪夷所思!
不管怎样,倪非凡的崛起对中国女排来说是个好事,如今林莉、王梦洁和倪非凡在激励中互相进步,对提升中国女排的后排保障大有益处,也让郎平有了更多的用人选择!
女排主攻王云蕗,王云蕗 女排
北京时间9月28日,中国女排大获全胜,龚翔宇复出之后,女排在小组赛第二战面对哥伦比亚又打出一个3-0。另外李盈莹也是现在中国女排的这些主攻当中,唯一的一个有稳定后攻能力的球员。李盈莹的地位越稳,王云蕗上位的可能性就越高。因为在李盈莹带领女排之后,自从她成为女排一姐后,王云蕗的地位就水涨船高,最近的这个世排联还有世锦赛,各种大赛带的全是她,蔡斌想让她去给李盈莹打对角,这样李盈莹会打得更舒服,这是一个保障型的主攻。
女排主攻王云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北京时间9月28日,中国女排大获全胜,龚翔宇复出之后,女排在小组赛第二战面对哥伦比亚又打出一个3-0。
而在本场胜利之后,应该说李盈莹的核心地位是当之无愧的,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伴随着李盈莹彻彻底底地明确了自己的核心地位,也有一个问题随之而来,接下来中国女排是不是就已经完全没有了张常宁的位置呢?龚翔宇回归后,只能成为李盈莹身边非常出色的副手,但是全队还是在围绕着李盈莹打,打哥伦比亚的这场球就是这样。那么未来朱婷如果回来,朱婷肯定还是女排的核心大领袖,可是朱婷,张常宁,李盈莹这三个人里,注定有人要彻底出局了。但是出局的一定不是李盈莹,也不会是朱婷,只能是张常宁了。
因为现在这样的比分出炉背后,是李盈莹跟哥伦比亚的这场比赛里,几乎已经做到了完美。34扣16中砍下18分,20次一传12次完美到位全队最高,同时她有效防守起球11次也是全队最多。李盈莹的发挥确实很全能,不仅仅是自己的扣球下球能力非常强,得分能力非常出色,而且防守能力也很出色,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是不是就意味着张常宁彻彻底底没戏了?
李盈莹这场比赛展现出了她的几个非常重要的优势,整场比赛李盈莹接了最多的一传,她前后排调整进攻的次数也是最多的,那种比较困难的球,下不了的球全都给李盈莹。另外李盈莹也是现在中国女排的这些主攻当中,唯一的一个有稳定后攻能力的球员。这3个数据出炉,再配上李盈莹,刚才那三个非常有含金量的数据,这无疑是在说明李盈莹已经彻底坐稳了,中国女排一姐的位置,在朱婷回归之前就是如此。
那么现在李盈莹坐稳了这个位置,王云蕗的机会就来了,因为王云蕗明显比张常宁更适配李盈莹,恐怕也就意味着,接下来上位的就将是王云蕗,张常宁彻底没戏。王云蕗现在26岁,张常宁27岁,年纪上张常宁也并不占优。在郎平国家队,当时的老大是朱婷,你得围着朱婷来,所以张常宁占优,现在朱婷由于伤病的原因还在国外打球,她距离接下来回归国家队的时间还很遥远,那么你现在要围绕的领袖就是李盈莹,你要在她身边,配上适合她的球员,那显然王云蕗比张常宁更合适。
王云蕗可以当配角,她知道自己的定位很清楚,不是和李盈莹争夺老大位置。因此她不会像张常宁一样,张常宁和李盈莹同为主攻,肯定就要争出一个老大来。王云蕗过来就知道我就是副手,上来就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三当家或者是四当家,她在这场比赛里展现出来的进攻的效率,进攻能力,甚至于防守和接一传还都不错,你看得出来李盈莹和她配合,好像是要更舒服一点。那在这种情况下,王云蕗是不是也可以取代张常宁上位呢?
李盈莹的地位越稳,王云蕗上位的可能性就越高。因为在李盈莹带领女排之后,自从她成为女排一姐后,王云蕗的地位就水涨船高,最近的这个世排联还有世锦赛,各种大赛带的全是她,蔡斌想让她去给李盈莹打对角,这样李盈莹会打得更舒服,这是一个保障型的主攻。而张常宁肯定不会愿意心甘情愿给李盈莹做这些,那么李盈莹的地位只要稳住,随之而来的王云蕗的地位也就会越稳,张常宁恐怕就要彻彻底底的被踢出女排核心层了。
女排主攻王云蕗相关阅读:
王云蕗优秀,王艺竹及格,龚翔宇揪心,中国女排迎难而上取开门红
9月25日晚8:00,中国女排迎来了2022年世锦赛首秀,对手是阿根廷女排。蔡斌二度上任后,中国女排从零开始努力前行,在颜妮、林莉、刘晓彤三名奥运冠军退役,朱婷、张常宁两名绝对主力缺席的情况下,国家联赛取得了第六名的不错成绩值得肯定。本次世锦赛队伍依旧阵容不整,但蔡斌和女排姑娘们斗志昂扬,目标坚定,他们决心向最高领奖台冲击。
令人意外的是,开赛前传来坏消息,主力接应龚翔宇因为脚踝旧伤复发将缺席前两场比赛。这真是个晴天霹雳!大家都知道,对于眼下的这支中国女排来说,全能战士龚翔宇不可或缺,她能攻能守,一传稳定,是球队的核心,她的旧伤复发来的太不是时候了!然而,这是事实,队伍只能去面对,蔡斌立即调整阵容,派年轻小将王艺竹打接应,主攻线李盈莹搭档王云蕗,副攻王媛媛、袁心玥,二传刁琳宇,自由人王梦洁的首发阵容。
众所周知,中国女排从来都是不惧困难迎难而上!每一次夺冠都没有必胜的把握,但总能创造奇迹,靠的就是永不言败,追求卓越的女排精神和日复一日只争朝夕打磨出的硬功夫。所以,一个龚翔宇出状况了,会有更多的队员站出来!今天的比赛,上场的每一名队员都支棱起来了,她们齐心协力,每球必争,每分必夺,全力以赴拼来了胜利,3-0(25-23,25-22,25-20)战胜阿根廷迎得了世锦赛开门红。
本场比赛,阿根廷女排想利用龚翔宇的伤退大做文章,从中国队身上抢分。他们拼得非常凶,打得非常顽强,前两局一度和中国队打得难解难分。面对压力,面对球迷的厚望,中国女排也爆发出了超强的战斗力,主力们敢于担当,冲锋在前,李盈莹摧城拔寨毫不手软,袁心玥、王媛媛斗志昂扬网口称霸,刁琳宇妙手快传盘活全队。
更令人惊喜的是,国家联赛屡被卡轮的王云蕗进步飞快,稳住一传的同时进攻大有起色,多次打出钉地板的好球,扣球成功率非常高!士别三日刮目相看,要给王云蕗一个大大的赞!小将王艺竹首次参加世锦赛就被委以重任,在她并不擅长的接应位置上敢打敢拼,基本完成了任务,达到了及格水平值得肯定。还有王梦洁,顶住压力登场展现出了实力,一传、防守都很惊艳,正是大家的齐心协力,勇于拼搏,队伍才从困难中冲了出来,拿到了胜利。
世锦赛赛程漫长,对队员的体能和健康要求很高,龚翔宇的伤藏着隐忧让人揪心,既便后面顺利复出了,比赛中也要格外小心,尤其随着比赛的推进对手越强挑战和考验越大,那时候更需要龚翔宇这样的定海神针。所以,全队还是要把健康保障好,要想方设法防住伤病拼每一场比赛。加油!加油!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女排超强战士阵容搭配最新”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